晚饭后,黛玉寻了个机会,将今日在玲珑阁所见符梦瑶更换香囊一事,细细地说给了三叔林清听。
林清听罢,并未立刻作答,而是沉吟了片刻,思索着其中关窍。他虽不似二哥林淡那般时常接触朝堂核心密辛,但在大理寺任职往来三教九流,消息极为灵通,对人情世故的洞察力也非比寻常。
“墨绿桂花纹,骤然换成葱绿菊花纹……”林清缓缓开口,眉头微蹙,“若真如曦儿你所言,此女对此有特殊执念,多年未变,如今突然更改,确实有些蹊跷。这绝非寻常的喜新厌旧,更像是……某种不得已的避讳,或是刻意传递的讯号。”
他看向黛玉,目光中带着赞许和一丝凝重:“曦儿心细如发,能注意到此等微末之处,殊为不易。只是……”
他话锋一转,略显无奈,“三叔我对南安郡王府的食邑、乃至其家族内部的一些隐秘习俗,了解并不深。此事若想探明缘由,最好能请教一位既了解宗室勋贵内情,又值得信赖之人。”
黛玉闻言,脑海中立刻如同点亮了一盏明灯,迅速将可能的人选过了一遍,随即眼睛一亮,脱口而出:“三叔,我明白了!我这就递帖子给安乐公主殿下!她既是长公主,对各家宗室郡王府邸的情况定然了如指掌,且她为人爽利通透,无人比她更合适请教此事了!”
林清眼中露出欣慰之色,点头道:“不错,安乐公主确是上佳人选。”
有了明确的方向,黛玉心中那点因疑惑而产生的滞闷顿时烟消云散,她脚步轻快地回房去写拜帖了。
公主府的回帖来得极快,显然安乐公主对黛玉的到访也十分欢迎,邀请她翌日便可过府一叙。
第二日,黛玉乘坐马车来到公主府。
刚被引着走进仪门,就见一个穿着鹅黄色纱裙、梳着双丫髻的娇小身影,如同乳燕投林般,提着裙摆急匆匆地迎了过来,不是明慧郡主又是谁?
“林姐姐!林姐姐!”明慧郡主像只快乐的小鸟,一把拉住黛玉的手,仰着小脸,嘟着嘴撒娇道:“你可算来了!明慧好久好久不见你,都想死你啦!”
黛玉被她这夸张的模样逗笑,伸出纤指,轻轻点了点小郡主光洁的额头,嗔道:“你呀,就会耍贫嘴。学堂才休沐第六日,满打满算,我们不过五日未见,哪有你说得这般夸张?”
“就是很久了嘛!”小丫头强词夺理,摇晃着黛玉的手臂,“先生教过的,‘一日不见,如隔三秋’!我们都五日不见了,那就是……那就是十五个春秋啦!林姐姐你算算,这还不算久吗?”她掰着手指头,算得一本正经。
黛玉被她这歪理逗得哭笑不得,正要再说,就听见一个温柔中带着些许威严的声音传来:“明慧,又在这里耍赖皮,歪解圣贤书,仔细你先生知道了罚你抄书。”
只见安乐公主扶着侍女的手,笑吟吟地走了过来,语气里满是无奈与宠溺。
明慧郡主见到母亲,立刻缩了缩脖子,吐了吐舌头,躲到黛玉身后。
黛玉连忙上前一步,敛衽行礼:“请公主殿下安。不碍事的,明慧妹妹天真烂漫,很是可爱。”
安乐公主虚扶一下,笑道:“快免礼。眼看着日头就毒起来了,还不快请你林姐姐进花厅歇着,站在这儿,晒坏了可如何是好?”
“谢殿下体恤,我素日跟着婶娘打拳,不碍事的。”
明慧自知理亏,连忙拉着黛玉的手往里面走,嘴里还小声嘟囔:“母亲,您看,林姐姐都说没事了……”
“是是是,你林姐姐性子好,不与你计较。”
安乐公主显然对自己这个古灵精怪的女儿也没什么太好的办法,她转向黛玉,半是玩笑半是认真地道:“曦儿,你莫要过于维护纵容这小丫头,她如今已是越发放肆,再这样下去,更该无法无天了。”
三人说笑着往内院走去。
安乐公主心知黛玉此番前来,定然不只是寻常串门,必有要事。奈何自家这个小丫头实在缠人,一刻也离不开她的“林姐姐”,只好先按下不提。
一同用了午膳,席间明慧叽叽喳喳说个不停,到底年纪还小,精力不济,吃到后半程,已是眼皮打架,小脑袋一点一点,有些昏昏欲睡了。
好不容易等嬷嬷将睡得迷迷糊糊的小郡主抱去午睡,安乐公主这才找到了与黛玉单独说话的机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