尽管今天有新鲜的鸡杂,但夏云淑思索一番,还是决定去外面吃。
今天分店开业大吉,在家吃饭感觉不够隆重,应该去外面好好大吃一顿,才能显示出庆祝的气氛。
孟佩兰对此当然不会有意见。
“好的陛下,你说吃啥咱就吃啥。”
夏云淑干脆定了一家阳城做家宴很有名气的餐厅,专门要了一个小包间。
等她们到店后,菜就开始上了。
卤牛腱子的纹理非常漂亮,切成厚片后精致摆盘,再放上一小碗蘸料,是一道非常经典的家宴凉菜。
红油耳丝、炝拌藕片、凉拌皮蛋。
四道凉菜,就没有一个夏云淑不爱吃的。
先吃两口凉菜开开胃,热菜就跟着上了。
她今天还点了一只烤乳鸽,热气腾腾的烤乳鸽刚刚出炉,外表烤到发脆,内里却鲜嫩多汁。
咬一口,鲜美的肉汁从鸽子肉中流淌出来,满满的都是肉香味。
夏云淑表情都变了,“哇哦这个烤乳鸽真不愧是招牌菜,这味道真不错。”
她以前对烤乳鸽这种东西嗤之以鼻,一个鸽子才巴掌大,却卖得死贵。
有那个闲钱,她吃鸡肉,或者买几斤猪肉不香吗?
但是现在,她得承认,自己之前的想法大错特错。
这个烤乳鸽,和鸡肉猪肉的香味还真不一样。
鸽子身上的肉,肉质紧实却又依然细嫩,这家店的调味也做得正好,咸鲜入味,却又不会因为料味太重压住鸽子本身的肉香。
孟佩兰一个劲点头:“我还是第一次吃鸽子呢,这也太好吃了。
以前我都不相信有肉能烤到皮脆肉嫩,这下我是真的信了。
这么小一只卖68,让我自己来吃我还真有点舍不得,今儿又沾到你的光了嘿嘿。”
夏云淑吐出口中的鸽子骨头,抓过张纸巾擦净手,笑着说:
“这算什么沾光,又不是一只688,那我再要两只,你吃个过瘾。
等会儿回去的时候,再给你打包两只,你留着晚上当零食。”
夏云淑笑笑,“好了,接下来这两家店的事都要你统筹,我要忙着进货。”
古代的摊子逐渐越铺越大,她势必要花费更多的精力去管理。
等到收麦结束,过端午的时候,她就要集成一下古代的资源,提高管理效率。
象现在这样,这些村子全部分散开各自为营,效率太低了。
本来古代的信息传播效率就低,再以安宁城为原点分散以后,效率就更低了。
她在自己的地盘上还能瞬移,何家堡望山村这些新开发的村子,还都没有属于她的地盘。
以后想长远发展,这么疏离可不行。
时间长了,难免会有人起不该有的心思。
等收麦结束,这些都得提上日程。
夏云淑夹了一筷子盐焗皮皮虾,心中念叨,事情可真多啊。
还有城里和镇上的铺子,冷面和过桥米线的收入已经干到了天花板,正好过了端午,就算到了盛夏。
她该上新一些消暑好物,多挣一些钱了。
虽然不知道后续会从古代收什么东西,但无论做什么,手里有充足的银钱,才能在做事时放开手脚。
这顿饭虽然只有她俩吃,但4凉6热一道甜点一道汤,丰盛得离谱。
夏云淑吃得心满意足,孟佩兰也高兴极了。
夏云淑听到手机在响,打开一看,发现是顾客群在活跃。
她随手翻了几下,原来是今天买到鸡肉的客户在发反馈。
南老爷子:
他为了显得更有说服力,还发了几张图片。
夏云淑头一次认识到,图片是有味道的。
看到南老爷子发的鸡汤,她立即回想起了前两天孟佩兰熬的那锅鸡汤,醇厚浓郁,香而不腻……
刚吃饱的她,忽然感觉自己还能再吃几口。
同样被诱惑到的,除了夏云淑,还有一众没抢到大公鸡的老客户。
霍家的霍老爷子在群里发:
夏云淑看着这些话,笑容差点凝固。
只上架10只鸡,是她不想挣钱吗?
是因为鸡这东西在古代也是一个家庭的重要资产,要不是她掏出割麦神器,都不好换。
等收完麦子,她看看能不能从其他村子再换一些来。
但是这两天是不行了,能维持住一天10只的量,她都要烧高香。
毕竟这种老品种土鸡长得确实慢,想从小鸡养到能吃,最起码得半年。
赵家村和下河村不少人家都是清明时才从大柳树村搞来的小鸡仔,这满打满算,也才养了2个月。
离能吃还早着呢。
她原本想直接装死,但看群里讨论得这么激烈,只好出面回应:
有机会我一定会增加之货量的,但是这个不能强求]
老顾客们纷纷安慰她:
看他们这么说,夏云淑心里暖暖的,生出几分干劲。
她的客户都这么支持她了,她不想办法增加鸡肉供应量,这象话吗?
太不象话了!
这和把钱拒之门外有什么区别。
大柳树村是吧?
既然这个村子里的人会孵小鸡出来卖,那就证明这个村子里母鸡的存量很可观。
那她去大柳树村收不下蛋的母鸡,很合理吧?
夏云淑越想越觉得有点搞头,正好也吃饱了,她就直接结帐,准备回家去,洗个澡好好盘算一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