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97章 刘邦要举办寿宴,众皇子的寿礼准备
“吕雉!”刘邦忽然喊到吕雉。
吕雉愣住了,她已经很久没有听到刘邦如此叫她了。
很快她便反应过来:“陛下,还有何事?”
“朕已时日无多,想在这最后的时日里,举行一场简易的寿宴,刚好也碰上朕的一众皇子要去封国就国,朕也想与他们,好好告个别。”刘邦语气洒脱,但对这些儿子们却是真的有些不舍。
吕雉沉默,她自然知道刘邦所说的话是什么意思。
若刘如意等这些皇子都去封国了,以刘邦现在的身体状况,或许在他驾崩的时候,很多皇子都来不及再见他最后一面。
这一别,他也将或许再也见不到了这些儿子了,所以刘邦想好好的举办一次宴会,就当是寿宴和送别宴吧。
因为或许这一别,刘邦与他的这些儿子,真的就是最后一面。
吕雉虽如今对刘邦的感情淡了许多,但在知道刘邦确实时日无多的情况下,也是有着些许伤感的。
“陛下既然要举行寿宴,那便当开开心心的,不要讲这些丧气的话,本宫此次亲自为陛下操办这次寿宴。”吕雉主动揽下了此事。
“如此,那便多谢皇后殿下了,对了,这次寿宴不必太过于繁杂,铺张浪费,只需简易就行,朕倒是希望,朕的这些儿子,都能给朕准备一份寿礼。”
刘邦嘱咐道,“这或许是朕的儿子,留给朕最后的物品了。”
“陛下请安,本宫会按照陛下的旨意,去操办此次寿宴。”吕雉露出丝笑容,“
众皇子的寿礼,自然也是个都不会少。“
很快,刘如意便接到了旨意,刘邦下令,让他与一众皇子,在十日后的刘邦寿宴结束后,便前往封国就国。
这道圣旨来的突如其来,让刘如意有点意外,却也并没有太过于措手不及。
戚夫人在一旁得知了这道圣旨,便直接跟刘如意说道:“如意,今日阿母与陛下打台球的时候,皇后来过,说要有要事与陛下商议,阿母便退下了。”
刘如意听闻,他立刻便明白了。
定是今日吕雉去找过刘邦说了此事,他一想便知道,这定是吕雉说服了刘邦,让他们尽快前往封国就国。
看来吕子已经不再放心,他继续留在长安了,想要尽快的赶他离开长安。
至于刘邦要举办寿宴,他大概也能猜测到刘邦的心思,这次的分别,或许便是他们这些皇子与刘邦最后的告别。
刘如意刚思索完这些,第一道圣旨的信息刚接收完,便接到了吕雉的贴身宫女,小环前来通传。
让刘如意尽快前往椒房殿,吕雉要与他们说些重要的事情。
刘如意有些疑惑,问道环:“母后是只召见了寡前往吗?”
环摇摇头:“然不是,皇后殿下将陛下所有的皇全都召见过去了。”
听到小环的答复,刘如意便大概猜测出,或许吕雉召见他们过去,是为刘邦寿宴之事。
待刘如意来到椒房殿外时,其馀的兄弟早已到了。
他还未进入椒房殿内,便听到刘长在里面,与众兄弟说着这些日子,他们一起干的一些好笑的事情。
比如,撞辟阳侯审食其家的羊,然后做成烤全羊,还有将辟阳侯家的鸡撞死,然后拿走做烤鸡吃。
刘如意一进入殿内,刘长便立马迎了上来:“三哥,你可算来了,你接到父皇的圣旨了吗,十日后,吾就要去淮南国就国了,正式当俺的淮南王。”
刘如意拍了拍刘长:“当了淮南王,就要好好的治理封国,别让父皇担忧。”
“那是自然,俺定要将淮南国,发展成为最强大的封国,要比大哥的齐国还要强大富裕。”刘长很是向往。
刘如意笑着点了点头,随后又去向太子等一众兄弟问候。
太子刘盈知道众兄弟就要前往封国了,表现的极是不舍,又是耐心叮嘱一些注意事项刘恒倒是表现的比较淡定,或许他早已做好了前往代国的准备。
只是,他本来想要带着他阿母薄姬一起去的计划,被刘如意的提前说出,而遭到吕雉反对,现如今也只得作罢。
而刘恢和刘友两兄弟就表现的有些向往期待,又有一些怯懦,或许是他们害怕前往封国后,怕治理不好封国吧。
一众兄弟寒喧了好一会,吕雉此刻到来了,众人立马齐声向吕雉行礼问安。
吕雉淡淡的让众人起身,随后便直接道:“本宫今日将你们全都召集在这里,是为你们父皇的寿宴之事。“
“陛下已经将他此次寿宴的事,全交于本宫一手操办,但你们父皇有个要求,就是希望你们,人给他准备一份寿礼,希望你们都能用去准备。”
吕雉说着停顿了一下,也终是将大家都不愿听到的事实说了出来:“这或许是你们送给你们父皇最后的礼物,都用心点。”
众人都沉默了,这个话题很是沉重,但他们也不得不接受事实。
吕雉见众人都不说话,而她替刘邦的话,已带到了,便再次问道:“本宫说的话,你们都记住了吗?”
“回母后,儿臣等记住了!”刘如意等人齐声道。
“既然记住了便好,本宫的话已带到了你们,都各自回去准备吧,切记,十日后便是你们父皇的寿宴,到时朝中的群臣百官,都会看着你们献给陛下的寿礼,可别丢了陛下的脸面。”吕雉叮嘱道。
“是,母后!”众人再次齐声应道。
从椒房殿离开,刘如意等一众兄弟便各自告辞,大家都要忙着去为刘邦准备寿礼的事了。
这次的寿礼对刘邦意义重大,他们没有一人敢不用心,就连刘长,此刻也是没了以往的顽劣,而是在深思当中。
刘如意此刻也是在边走回自己府邸的路上,边在思考,该为刘邦准备一份怎样的寿礼,才能让刘邦开心,也会显得意义重大。
他知道这份寿礼,不在贵重,而在于对刘邦的意义。
因为这是刘邦,在这个世上,接受他这些儿子们的最后一份礼物。